如何解读逆变器相关参数?(上)

之前的课堂我们讲解了光伏逆变器的PV侧两个重要指标:最大超配比和最大输入电压。接下来我们将光伏逆变器PV侧其余参数做逐个解析,了解这些参数的定义,直接影响着光伏组件的选择、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整体效能。在电站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每个参数,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发电。

1.最大输入电流 

定义:逆变器PV侧允许通过的最大工作电流。对于接入薄膜光伏组件等峰值功率电流较大的场景,输入电流尤为重要。在选择逆变器时,要确保其最大直流电流参数能够满足薄膜组件的要求,保证每路 MPPT 接入的光伏组串电流小于逆变器的最大直流电流,以防止逆变器因过流而损坏。同时,也需要考虑光伏组件在实际运行中的电流变化范围,确保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流都不会超过其最大限制。否则,当光伏组件输出电流超过逆变器的输入电流时,可能会导致系统限流运行或者损坏逆变器,降低投资收益。

注意:通常规格标明是MPPT的工作电流,而非单路组串输入电流,因此在一路MPPT多路组串路数时,要考虑:组串路数*单路组串最大输出电流,应小于单路MPPT允许的最大输入电流。

2.最大短路电流 

定义:是指逆变器能够承受的直流输入端的最大短路电流值。

当光伏板输出端发生短路时,会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如果该电流超过逆变器所能承受的最大短路电流,可能会损坏逆变器。通常由逆变器的设计参数、内部电路结构和元器件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决定。

提醒:在选择光伏组件时,需要确保其短路电流不超过逆变器的最大短路电流。这就要求在系统设计前,根据光伏板的额定短路电流和逆变器的最大短路电流来调整组件的数量或配置如果选择的组件短路电流过大,可能会导致逆变器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坏;反之,如果组件短路电流过小,则可能无法充分发挥逆变器的转换能力,影响系统的整体发电效率。

3.额定输入电压

定义:建议光伏组件串联的工作电压(MPP电压)。

在满足输入电流的条件下,组串工作在额定电压时,光伏系统能够达到工作效率最高。PV输入电压过低,会增加逆变器boost电路的功率损失;而输入电压过高,容易导致系统在逆变控制环节的功率损失,而且存在温度降低时导致PV过高情况,出现频繁告警影响系统运行。因此,电站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的光照资源情况和组件特性,将组件配置在额定输入电压,能够获得更高的系统效率。